移动端

首页 > 科研教学>科普知识

节日的心理学意义

发布时间:2024-01-05    发布作者:文/陈 燕

随着双旦的来临,大家都沉浸在节日氛围中,商家借着节日的噱头大力促销,节日被物质化、符号化、形式化,或聚餐,或购物,或旅行,在欲望被搅动的背后,在尽情狂欢之后,您是否想过是什么因素推动着节日的延续,甚至是几千年的传承?一起来听听心理学家的看法吧!

1、节日促进心理归属感: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节日有其历史来源,有其情感动力,每一个节日都凝聚着群体共同的情感和想象,节日就像一个时间容器,容纳着群体丰富而鲜活的情感,这些情感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周期性地释放,通过各种类似的仪式、器物、美食、习俗等等载体得以表达,一个群体通过共同的节日、相似的活动而获得了相同的归属感。

2、节日奠定心理品质:节日一般都伴有神话传说,端午节流传着屈原投江报国的无奈,清明节讲述着介子推“割股啖君”的民族忠与孝,过年和重阳节等都描述着人类战胜鬼神的勇气和能力,随着节日年复一年地进行,由节日所携带的情感以及精神也在一次次的纪念活动中,向绵延的后代中传递和演变,形成我们集体潜意识,在一个一个故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审美情趣,促成了我们朴实、热情、开朗、健康的心理品质特征,也奠定了心理健康的基础。
3、节日仪式感促进心理健康:无论什么样的节日一定有着独有的仪式化行为,清明要祭祀祖先、吃艾团;端午要划龙舟、吃粽子;中秋节要团聚赏月、吃月饼;重阳节要登高望远,插茱萸;春节的仪式就更多了,从腊八开始就有着多种多样的仪式化行为,节日的仪式行为既是舒缓情绪,避免形成创伤,又是大家团聚,增强心理支持的过程,大家在团聚与沟通中正性情绪慢慢蔓延,幸福感慢慢上升,心理健康水平也逐步提升。
纪念传统节日,体悟节日纪念的对象及意义,使精神生活更加充实,道德境界得以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改善,节日里,让我们庆祝起来吧!


地址:铜陵市淮河大道南段1758号
门诊咨询:0562-2190474
专家热线:18956288098/18956288097
心理热线:0562-2167912
  • 移动端

  • 铜都心里健康公众号

  • 铜陵市第三人民医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