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首页 > 科研教学>科普知识

与青春期孩子沟通,请先带上“眼睛”和“耳朵”(家长篇)

发布时间:2025-03-31    发布作者:文/胡凤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青春期是一个特殊且关键的阶段。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毕生发展与创新教育中心副主任王思睿指出:青春期孩子有四大心理特征:即独立自主、与众不同、离开父母、寻找朋友。这个时期的孩子身心发生巨大变化,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意识,渴望被尊重和理解。在我的青少年心理治疗门诊,经常会看到喋喋不休的母亲,愤怒的父亲,沉默无语的孩子,他们各自为阵,似乎谁都看不到彼此的情绪和需求。

而与青春期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是许多家长面临的一大挑战。此时,我们首先带上“眼睛”和“耳朵”,用观察和倾听去搭建与孩子沟通的桥梁。



带上“眼睛”去观察


青春期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变化往往会通过一些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家长要学会用“眼睛”去敏锐地观察这些细微的变化。比如,孩子可能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不再像以前那样爱和父母分享学校里的事情;或者情绪变得更加敏感,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这些都可能是孩子在青春期遇到了一些困扰或压力的信号。

曾经有一位家长,发现孩子最近总是很晚才睡觉,而且早上起来精神状态不佳。通过进一步观察,他发现孩子在晚上会偷偷玩手机。这位家长没有立刻发火指责孩子,而是选择耐心观察孩子的行为模式。后来他了解到,孩子是因为在学校和同学相处出现了问题,才通过玩手机来缓解内心的焦虑。如果家长没有带上“眼睛”去观察,就可能会错过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机会,从而导致亲子关系出现隔阂。



带上“耳朵”去倾听


倾听是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重要环节。家长要放下自己的忙碌和成见,认真地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当孩子愿意和你分享他的喜怒哀乐时,不要打断他,也不要急于给出建议或批评。只需要专注地倾听,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和关心。

有一个女孩在学校参加了一场演讲比赛,结果没有取得好成绩。她心情低落,回家后向妈妈倾诉。妈妈认真地听她讲完整个过程,没有说“没关系,下次再努力”这样的套话,而是说:“我能感受到你现在很失落,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换做是我也会很难过。”女孩听了妈妈的话,情绪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因为妈妈用倾听给予了她情感上的支持,让她知道自己的感受被理解和接纳。



观察与倾听后的有效沟通


带上“眼睛”观察、带上“耳朵”倾听之后,家长还需要掌握有效的沟通方法。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孩子交流,避免居高临下的说教。当发现孩子的问题时,可以用温和的语气表达自己的关心和担忧,引导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当孩子沉迷于游戏时,家长可以说:“我发现你最近花了很多时间在游戏上,我有点担心这会影响你的学习和休息。我们一起想想,怎么合理安排游戏时间,既能让你玩得开心,又不会耽误其他事情,好吗?”这样的沟通方式更容易让孩子接受,也能促进亲子之间的良好互动。

与青春期孩子沟通并非易事,但只要我们在准备开始用“嘴”沟通之前,请先带上“眼睛”和“耳朵”,用心去观察、倾听孩子,用爱和尊重去与他们交流,就一定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陪伴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地址:铜陵市淮河大道南段1758号
门诊咨询:0562-2190474
专家热线:18956288098/18956288097
心理热线:0562-2167912
  • 移动端

  • 铜都心里健康公众号

  • 铜陵市第三人民医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