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首页 > 科研教学>科普知识

别让健忘掩盖真相---老年认知障碍的早期识别

发布时间:2025-09-21    发布作者:


“人老了记性差很正常”,这句话常常成为忽视老年认知障碍早期信号的借口。事实上,老年认知障碍并非正常衰老的必然结果,它是多在老年期出现持续或进行性的认知功能减退,影响日常生活能力的综合征。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23年数据,全球约有5500万认知障碍患者,每3秒就有1人确诊;而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23年中国老龄健康事业发展报告》显示,国内60岁及以上人群认知障碍患病率约为6.0%,患者总数超1500万,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这一数字仍在持续上升。老年认知障碍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确诊前往往存在长达5~10年的前驱期。及时识别这一阶段的信号,能为患者争取最佳干预时机。

 

1.记忆力持续下降:记忆力下降是认知障碍早期最常见的识别信号,主要是对新近发生的事情反复地遗忘,如刚吃过的饭、刚说过的话转身就忘,甚至需要用便签反复提醒;但对多年前的往事却记忆清晰。这是因大脑负责短期记忆的海马区优先受损,且遗忘无法通过提示回忆起来。

2.方位感明显错乱:在认知障碍早期时候老年人自己能够感觉到对时间和空间的判断出现明显偏差,在陌生的环境中容易迷路,分不清位置,对左右、东西南北等方位辨识不清,因而不喜欢外出,或者主动减少单独外出;

3.条理性变差:做事缺乏逻辑和规划,如做饭时步骤混乱(先炒菜再洗米),购物时漏买关键物品且无法列出清单;整理物品时毫无章法。

4.情绪易怒且反常:性格逐渐发生改变,原本温和的老人变得暴躁、易怒,一点小事就发脾气;或者很脆弱,容易哭泣,或出现无端的多疑、焦虑,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病史的老人中出现更要警惕。

5.语言与生活能力减退:说话时频繁卡壳,想不起常用词语(如“电视”说成“看画面的东西”),与人交流时答非所问;生活技能逐渐退化,如不会使用洗衣机、微波炉等常用家电,穿衣、洗漱等日常活动变得缓慢且笨拙。

6.睡眠习惯的改变:很多认知障碍患者在早期会出现作息规律的紊乱,经常表现白天睡觉,晚上不睡;其次就是“碎片化睡眠”,睡眠不稳夜里经常醒来,无法深入睡眠。

很多家属容易将认知障碍的早期信号与“老糊涂”混淆,其实二者有本质区别。通过以下表格可快速辨别:

 

 

一旦发现老人出现上述2个及以上信号,且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应及时带其到正规医院老年精神科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医生会通过记忆量表测试、血液检查、脑部影像检查等综合判断是否为轻度认知障碍。

 

 

老年认知障碍不是“悄无声息”的疾病,它的早期信号就藏在日常的点滴细节中。作为家属和亲朋好友,多一份细心观察,少一份“理所当然”的忽视,就能为老人的健康多筑一道防线。毕竟,对他们而言,最温暖的关爱莫过于“记得”他们的每一个变化。

 


地址:铜陵市淮河大道南段1758号
门诊咨询:0562-2190474
专家热线:18956288098/18956288097
心理热线:0562-2167912
  • 移动端

  • 铜都心理健康公众号

  • 铜陵市第三人民医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