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首页 > 科研教学>科普知识

少年之伤,家庭治疗父母篇

发布时间:2023-11-30    发布作者:文/副主任医师 心理治疗师 胡凤领

北大徐凯文教授调查发现北大新生中30.4%厌学,只因孩子患有空心病(价值观缺陷所致的心理障碍),同时伴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等症状,很容易被诊断为抑郁症,并出现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H),但此类患者在青少年门诊非常常见。

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曾经的乖巧、自律、优秀怎么就“戛然而止”了呢?!孩子的小心翼翼真的是与生俱来的吗?没有无缘无故的结果,那孩子到底想表达什么呢?在我的心理治疗门诊中,当面对父母的茫然、无辜和愤怒的表情时,有近80%的青少年孩子置若罔闻,只是淡淡地说,“他们不明白,也不理解我”。当他们拒食、贪食、熬夜、玩游戏、厌学、网络自我嘲讽时,面对父母的质疑,他们只会说“我只有此刻才会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还活着”。

父母实在想不通,自己一路呵护备至长大的孩子,最后走进了心理诊室。这些孩子不是与父母进行正常的言语交流,而是选择划伤自己、拒食、贪食、熬夜、玩游戏、厌学、网络自伤等方式与父母“交流”,那我们父母该怎么办呢?

1.觉察自我,感知自我,化解自己的情绪。

当我们的孩子在进行自我伤害时,我们的身体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紧张、发抖、愤怒”?还是“鄙夷、漠视”?我们要扪心自问,“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会伤害自己”,“我们到底做了什么会让孩子有这样的行为”,“他/她在向我们传递什么信息”,“我们的身体或情绪的反应,对于孩子意味着什么”,“我们感受到了挫败感吗”,“到底是孩子很失败,还是我们很失败”。在心理诊室里,曾经有过这样一位乡村男教师,他表现非常优秀,干事井井有条。他的妻子经常说:每日出门一刹那,必须中规中矩,应该有绝对的仪式感,对妻子和孩子的随意和懒散是一种鄙夷的表现。如今,面对初三的儿子突然少食少动,一天一餐,晚上游戏,白天睡觉,不出门,不上学,动辄拿美工刀割自己的前臂,他非常受挫,觉得生活不在既定的轨道运转,不堪痛苦。面对这样的家长,我会问:“你看到孩子自伤你很受挫,你猜你的孩子会是什么感受?”“孩子得遇到什么样的事情,才能这样虐待自己?”“此刻的孩子,最希望你怎么回应他?”“你有什么好办法化解自己的情绪呢?”

2.共情、接纳孩子一切的行为。

美国学者戴蒙德教授带领团队发明了依恋性家庭治疗,专门用于治疗青少年NSSH。

他们认为,NSSH青少年并不是真地想毁灭自己,而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试图唤起一段理想的正性依恋,以修复幼年期受损的依恋关系。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停下来、慢下来、放下评价,试着去看到孩子发生自伤行为时他们经历了什么、他们的想法是什么、情绪如何、身体是怎样难受;试着去看到他们在自伤行为之前已经做出的努力,试着去看到自伤行为在那一刻对他们的意义;试着去理解他们,并把这种理解传递与反馈给他们。

青少年希望通过自伤的行为方式去调整与改变自己,缓解内心的痛苦。自伤是孩子发出的一种求救信号,亦是救赎亲子关系的一次机会。所以,请记住,自伤的孩子只是希望得到缺失的爱与安全感,父母需要认可自伤行为发生时他们的感受和自伤行为的功能,这种认可要充分、有耐心、需持久,父母才能看到青少年改变的希望。

试着陪伴他们,给他们安慰和拥抱,帮他们处理伤口,给他们找创口贴、碘伏消毒液。这并不是鼓励他们这么做,更不是认可自伤行为本身,而是表达你的关心。

3.正确地询问、少言,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和帮助的态度,并替他/她保密。

 

Mitchell博士强调:自伤青少年的父母应该“温柔而亲近”地与孩子对话,目的是和孩子建立信任的关系。“温柔而亲近”的对话氛围应该是健康、真实、安全和不带偏见的,同时允许青少年有了解自己心理状态的空间。请记住,不要假设孩子在想什么,如果他们回答不知道或不想说,或者不搭理你,请父母满足于“不知道”!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父母的言行都会在孩子的言行中反射出来。父母看到的是问题孩子,那孩子必然不会令你失望,终究会以一个问题孩子呈现给你;父母看到的自伤只是孩子的一个问题,孩子就会如你所愿,尝试和你一起去面对这个问题。

 

不同的对话方式,孩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1701314265415.png

如果家长在家中发现了血迹、刀片,或者明确的伤痕,请“温柔而亲近”地和孩子谈谈他们的情绪和健康状况,而不是只谈刀片和伤痕。

学会正确的陪伴、支持和引导。帮助青少年养成正确的认知和良好的自信心,面临困难时更加自信和积极面对,从而减少NSSH的发生。



地址:铜陵市淮河大道南段1758号
电话:0562-2105671
专家热线:18956288098/18956288097
心理热线:0562-2167912
  • 移动端

  • 铜都心里健康公众号

  • 铜陵市第三人民医院公众号